第两百四十六章 两款主力舰(二合一)-《红色警戒之民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看来后世德国的“不沉之舰”理论,在这个时空并没有改变。走的还是一样的老路,多层防护,只为了提高生存能力。

    这款战列舰也一样是叫做俾斯麦级战列舰,只不过在各方面性能超过了后世俾斯麦级战列舰。

    既然是买家的要求,陈绍也并不发表什么,何况德国也买了四艘昆仑山级战列舰,以后也会加大采购力度。率好在昆仑山级方面也只是希望加厚装甲,并没有和单独设计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一样。

    而在火控系统方面,和中华军舰一样,采用了相同的大型光学测距仪。大大加强了其命中率,后世中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一榉以精确度著称,在这方面,现在的俾斯麦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。

    今后,还在研究中的雷达火控出来后,陈绍也不吝啬给德国也装上去。这中火控雷达可不是后世二战中使用的那种性能一般般的雷达,而是完全能自动计算弹道的火控雷达,这可比人工快多了,也精确多了。

    不过这需要更先进的计算机配合”到真正的装备部队还早。

    之前陈绍也只是看完自己的战列舰,想和德国的比比看,不过陈绍一下子也看不出谁胜一筹。不过他不是拿新式的战列舰和德国的俾斯麦比,而是那昆仑山级和俾斯麦比。一个注重火力,一个注重防护,矛和盾的关系。实战起来,陈绍说不好具体的胜负。多次对比下来,要是死战的话”很有可能是同归于尽。同样的命中率下,昆仑山级战列舰会率先被消灭,但俾斯麦也没有了行动能力,只能慢慢的沉没。除非昆仑山级战列舰在第一时间瘫痪了对方的炮塔,不然这个乌龟壳可不好啃。而一旦炮台被干掉,那俾斯麦号在坚硬,也挡不住连续不断的火力,沉没是迟早的。

    而要是俾斯麦遇到了新型战列舰,那就没有可比性了。多了三门主炮不说,射程也不是俾斯麦可以比拟的。在连续不断的攻击中”俾斯麦会很难还击。吨位摆在那里,高出了近两万吨,战斗力的差距已经十分明显了。

    以前在得到德国的设计要求时,陈绍的设计团队为他们设计了不少的方案,有的达到了六万多吨的排水量,出乎意料”他们选择了这款排水量只有五万多吨的设计方案。陈绍对此也只能再次感慨,德国人的想法啊!

    不过幸好现在不是希特勒在做主,不然的话,要是来个陆地“鼠”

    式坦克式的战列舰”那陈绍拼尽全力也搞不出来。800毫米的主炮上舰,这实在是太疯狂了。

    但要是来个十万吨级的战列舰,陈绍也有信心吃下。这样的想法后世的德国就来过,后期兴登堡级战列舰的排水量就是十万吨,不过并没有造出来而已。如果这个时空德国再有这样的要求,陈绍很乐意去帮助德国,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。最主要是可以赚很多钱。

    摇摇头,把德国的战列舰设计图纸放到一边。陈绍再次拿起中华自己快要建造的军舰图纸,慢慢的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造船厂在今年开工的新军舰可不只有战列舰和航母,还有新型的巡洋舰和驱逐舰。和以前的两种军舰一样,新的军舰一样是要求单一强大的功能。现在的军舰不是后世那种多更能集于一身,技术能力就达不到那样的标准。防空就是防空,反潜就是反潜。

    在第二代军舰中,这样的功能更为突出。驱逐舰上的主要功能就是反潜,而巡洋舰就是防空。在主要是吨位上的限制,虽说驱逐舰上面也有防空火力,但吨位摆在那里,根本无法装备太多的防空火力。而巡洋舰的吨位都是上万,可以放下大量的防空火力,能有效的形成火力网。

    而在巡洋舰上,还装备了最初级的密集阵。这个密集阵可不是后世的那种密集阵,后世的密集阵是由火控雷达控制的,功能十分的强悍。

    这现在的密集阵也只是一个名字好听,只是半自动化,还需要人为的调整。

    口径为二十毫米,采用六管加特林,在射速上,达到了5000每分钟,一样是自动开火,只不过是靠操作手来瞄准。

    ps:两款主力舰的详细数据会上传到作品相关。

    这章是二合一,其中一章是补偿上月月票加更的。一章是正常更新,今天晚上八点还有一章。

    华丽今天要回老家一趟,清明节。不过更新的事大家不需要担心,虽然无法补更,但不会断更,一样是两章六千字。

    现在加入,和万千书友交流阅读乐趣!永久地址: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