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7章 二战序幕-《红色警戒之民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法国不同意把舰队撤出地中海。而英国执意要回去,两国都互不让步。

    英国要保证本土的安全。而法国何尝不是要保证本土的安全。要知道法国的也有很长的疆界在地中海,要是舰队都走了,德意在地中海又有那么强大的海军力量,就凭法国地中海舰队羸弱的实力,连塞牙缝都不够。

    最终英国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地,做出了让步,法国舰队留在地中海,并且英国也留下了一半的力量。配合法国海军,牵制德意海军。剩余的舰队返回英国本土,保证本土和航道的安全。

    时间的脚步一如既往的前进着,8月25日。

    又是五天过去了,整个世界还是一个鸟样。本来还有一件事值得关注,那就是日本联合舰队的速度太慢了,由如龟速般。五天了,才堪堪抵达南海。不过这件事现在已经不重要了,因为欧洲的火药桶已经被点燃了,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。

    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,苏德在25日天刚拂晓,悍然发起《白色方案》。两方共同夹击波兰。原本这份计划是在当初苏德签订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后发起的,然而被中华给拖到现在。不过方案基本上没有改变。

    德国国防军在经过希特勒撕毁《凡尔赛条约》而宣布征兵后,军队规模已远非波兰所及。承平时期,德国约有为数六十万的军队,而波兰仅有二十一万。动员潜力的差距亦然。前者除了五十一个现役师外,在战时可另外编成102个师。而波兰只能编成三十个正规师,以及十五个后备师。

    如今德国即正动员为数550万的军队,其中已有400万人完成作战训练,当中有一大部分是在中华秘密受训的士兵。加上因为先前德军执行的隐密行动,让其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迅速完成了动员准备,动员一共分成四个梯队进行:第一梯队为质素最优者,装备最精良、最优先给予机械化和编制人数最多,每师约18,000人,这样的师共有35个,总数约为630,000名士兵。第二梯队则有16个师,为后备役士兵组成,每师约有15,000人,共240,000人。第三梯队为年龄较高或训练较不完整的后备役部队所组成;第四梯队则由正规部队的加强营所组成,与第三梯队的单位同用于增援或次级防御作战中。

    德国陆军在魏玛时期限额十万人,让其军队仅留下菁英份子,加上协约国的限武条约没有规范士官数量,便加以大量训练,预计于未来扩军时担任中下级军官,希特勒上台扩编后,以往的将官变成集团军司令、校官变成将官、士官变成校官。

    原来的时空,即使德军指挥人员质素优良、动员能力惊人,其士兵武器的产量不够需求,如德国汽车工业无法负荷,许多单位被迫使用马匹作为主要运输工具,且仍使用许多旧式武器,如毛瑟98k步枪与mp18冲锋枪,两者皆为一次大战的产物,而反坦克武器上,德军主要使用37毫米36年式反坦克炮,波军则主要使用波佛斯37毫米反坦克炮,两者性能也十分接近。因此总体上来说,德波两军战力与装备质量最接近的单位是步兵师与战防武器。然而与波军相比,德军在武器数量上占了相当大的优势,例如其一个步兵师就配有735挺轻机枪,比波军的326挺还要多出一倍。

    而在这个时空,有了中华在背后支持,德国的装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装备了大量的新式步枪,还有一部分的自动步枪,并且也都全部换装中华制式的中华c-2型冲锋枪(c型改进型)。卡车方面更是不用烦恼,只要希特勒开口,有足够的报酬,需要多少卡车,中华就可以买给他多少卡车。这样也使得德军的实力大大的加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