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章 无知,使人蒙昧-《我在三国收义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听到这里,老董不由瞪圆了眼睛:“这真已不是什么岁月静好、负重前行的事儿了,而是确实有人在骑着百姓跑,还骂百姓们不努力……”

    但随即,他就奇怪地看向荀彧,道:“那百姓为何还不把闲置的房屋租出去,家里的牛车也可以拿出来拉货啊……”

    荀彧当时震惊地看向老董。

    然后又当面给老董算了下田产所值,告诉他人头税足是田税的十倍有余,在赋税中占的比例极大,百姓们早就连饭都吃不起了!

    “口赋和算赋交给大司农,纳入国库,用于治理国家的各项费用。”

    怒气冲冲说完,荀彧又继续道:“除此之外,百姓还需交献费,以供天子皇室宫廷用度。凡成年男女,每人每年要献天子六十三钱!”

    “还有献费?”老董更加吃惊,终于明白轻田税而重人头税的意思:这已不只是重,而是压得人都起不来了。

    并且分析片刻,他还发现这种税赋制度的弊端极大!

    就是这无疑会加剧土地兼并。

    富户豪强一家的人口是相对固定的,只需缴纳固定人头税。但兼并大量的土地,却只需缴纳较少的田税,富户豪强便能获得薄税带来的大量收入。

    由此产生的后果,豪门富户越来越富,土地也越来越多。遇到饥荒年月,更可以再度如滚雪球般兼并土地。

    同时他们的势力越大,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也就越强。

    要么逼得官府不敢招惹,任由他们瞒报谎报人口田亩。要么就是拉官员下水,一起鱼肉百姓……

    与此同时,少地或无地的农民收入微薄,一家人口却不少,收入难以支撑相对沉重的人头税。

    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,只能或托庇豪门,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;或沦为流民,成为社会动荡的因素,比如黄巾起义。

    这样,大量的编户齐民就从朝廷的户籍中消失,又加剧了朝廷的财政危机。

    朝廷没钱后,进而又对寻常百姓加收苛捐杂税,逼得寻常百姓也托庇世家豪强,形成一个完美的恶性循环。

    “然而除却税赋,大汉还有其他痼疾。”老董以为这已经惨到谷底了,没想到荀彧又悠悠一叹,告诉他谷底还有地下室。

    “我朝是不禁止官员经营的,可随意种田、经商……太尉应当知道,权力在手,想要逃避赋税有多容易吧?”

    “老夫当然知晓。”这事儿他是真知道:眼下大汉朝廷,他就是最有权力之人,想干啥干啥。

    “除却这些官员……”荀彧又继续开口。

    老董都惊了:“地下室下面,还有十八层地狱?”

    荀彧蹙眉,不懂啥意思。

    老董讪笑一下,示意他继续。

    “我朝还有不少免税的群体,非但可以免税,还同朝廷争税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